开启银发经济新蓝海,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杨坤发布时间:2024-05-21浏览次数:15

【编者按】苏州市社会科学院《决策咨询专报》2024年第19期刊登文正智库研究员丁航、张宇、张旭的文章《开启银发经济新蓝海,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文章分析了苏州养老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苏州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并提出推动苏州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开启银发经济新蓝海,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丁航、张宇、张旭

推动苏州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优化养老机构布局的全域调控:基于苏州各板块在经济发展水平、老龄化率、城镇化率、老人及其家庭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各类养老机构。衔接便民生活圈构建要求,结合行政区 划与控规单元划分、老年人口分布情况,明确不同老年人口密度内养老机构配置数量和规模,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养老服务的区域均衡发展。引进养老品牌会展:依托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中国老年福祉产品创意创新 创业大赛、《老年用品推广目录》产品会展等平台建立长效合作关系,争取将部分活动或分会场设在苏州,利用平台影响力吸引 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以龙头企业落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项目集聚苏州,从而激活养老产业链。推广企业咨询辅导类产品清单:在苏州康养集团教培板块现有的机构筹开辅导业务基础上,联合行业知名养老咨询公司,开发更多面向涉老企业机构运营、项目申报、员工培训、产品设计 等方面的辅导业务,推出转型咨询和新业务运营指导清单。加强养老产业产品创新管理,丰富养老产业产品服务包,推动养老服务清单、技术清单向综合性产品清单的转变,帮助企业尽快找准赛道,避免贪大求全式的盲目探索,提升对全市养老资源的精准配置。

(二)打造苏州智慧养老服务示范区建立一网通达的数据共享平台:借鉴北京、上海做法,以养老服务“四个一”,即养老服务“一网通查”、服务信息“一网展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服务诉求“一网通答”为目标, 建设苏州养老服务网(见图 1)。

图 1 养老服务数据共享平台

平台涵盖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养老助餐、养老政策、养老人才、养老志愿服务、养老在线办事、适老化产品、养老信息公示、养老课堂、养老合作资源、长三角养老等多个服务模块,同时融入江南文化元素,扩大“苏式颐养”品牌影响。将最新最全的养老服务主体、产品、服务政策与资讯等呈现给广大老年人及家属以及参与养老服务、关心关注养老事业产业的网络用户。公共平台的建立将使得产品和服务信息更加透明化,强化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消费者享受到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与服务。创新成果需求双向对接:定期开展健康养老需求社会调查,各区、街道和养老服务机构组织线上线下问卷,鼓励有养老需求的居民家庭填写,为企业开发个性化服务或产品方案提供指引。培育竞争优势强、研发能力强、用户黏性强的养老企业主体,优化老年人群产品的服务、设计、生产,促进整体供给量和供给结构的调整与改变。 强化数据保护与监管:数据保护方面,从养老医疗、养老金融、隐私保护等方面着手搭建“区块链+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区块链技术通过其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性,有助于打击虚假信息,保护老年人不受诈骗和虚假宣传的影响,通过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方式实现对老年人隐私的严密保护。监管力度方面,2024年4月30日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开展“法律服务 助老护老”行动的通知》,应抓紧落实有关要求,在各级养老机构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联络点,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相关法治宣传进社区、入户、到人。 

(三)综合施策提升人才队伍支撑能力2024年1月,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以发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2023年,由通用技术集团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牵头的全国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旨在有效促进健康养老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持推进政研企校全要素融合。我市应当以康养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体建设为抓手,在政企社各类合作单位支持下,紧密围绕“人工智能+养老”“人文经济+养老”等主题,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做深做实产教融合工作。以建设养老实践基地、开展养老课题研究、参与开发行业标准、促进养老毕业生就业等项目为抓手,推进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共建资源、共建基地等重点工作。产教融合共同体可以包含三个中心,分别是以头部企业牵头的养老产业实训实 践中心、研究型高校牵头的养老产业与银发经济研究中心以及由应用型高校牵头的养老教学培训中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企业、学校双主体作用,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拓展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渠道:企业管理者的战略视野和产品研发能力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高度,一线人员的能力和队伍稳定是产业发展的根本。高校培育上,发挥院校主渠道作用,以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鼓励在苏高校在老年病医学、养老机构管理等方面增加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民政部门给予一定的奖补。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鼓励在苏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启动人才进修工程、“技能菁英”培养计划,为优秀员工提供职业技能提升平台和职业发展机遇。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实习实训,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促进企业需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各环节。职业管理上,将养老产业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支持范围,对标行业紧缺的管理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复合 型经验技能,制定养老行业人才引进政策。打通跨领域引才渠道,鼓励物业、家政、护理、医疗等专业人才跨行业、跨领域参与养老服务,鼓励从事执业护士、家政服务员、健康管理师等职业的人员申报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允许医养结合机构中的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的职称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遇。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在高级技师等级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落实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配备配比要求,并将其作为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招投标的重要评价指标。